轮到郤锜主持会议,他还没有开始讲话,有列国的大臣进行诉苦。
说来说去就是那些话,什么死伤惨重,再也无以为继,核心就是想要撤军回国。
郤锜等想表达意见的人说完,面无表情地说道:“要么调来新的部队轮换,不然一个都别想走!”
其实,话可以说得更委婉一些,抬出维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必要性,再强调己方是正义的一方,必须打击邪恶的楚国,等等之类。
曾经的管夷吾,他一样是在干强压列国的事情,话却是每一次都能够说得很漂亮。
以为当时的诸侯真心愿意配合齐国吗?他们只是被架了起来,不好意思开口拒绝。
郤锜有自己的风格,认定要做一件事情,强摁着头也会让其他人照办。
多数人不是第一次与郤锜接触,早就知道郤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更知道违逆会得到什么下场,有再大的不满也不敢提反对意见。
那么不了解郤锜的人,他们却不是没有脑子,看到比自己聪明或强大的人闭嘴,哪敢开口瞎哔哔。
喜欢哔哔的鲁人,他们顶多就是用蚊子声,念叨郤锜行事风格太霸道了。
卫君衎像是后知后觉那般,问道:“这么说,今年不会撤兵?”
孙林父来不及阻止卫君衎,赶紧进行补救,站起来说道:“寡君的意思是,愿意配合伯国的一切行动。”
“啊?”卫君衎扭身看向身后的孙林父,脸上的表情却是有些懵。
孙林父凑上去,压低声音说道:“君上还想不想从郑国获得城池和土地了?”
这个还用问的?
尽管还是有不少困惑,卫君衎可算是闭嘴当起了听众。
郤锜后面一再进行强调,希望各国可以坚持再坚持,直至迫使楚军主动认输撤离。
最喜欢捣乱的齐国,他们这一次比谁都配合,整得知道齐国君臣尿性的好些人看不懂。
“听说晋卿(郤锜)威胁齐国,一旦齐国敢捣乱,无论这一次战役胜负,晋国一定会讨伐齐国。”季孙宿为鲁君午解惑。
鲁君午眨巴着眼睛,迷糊地说道:“晋国一直威胁要惩戒齐国,好几代齐国君臣不一样肆意妄为?”
季孙宿可是季孙氏的宗子,怎么可能不知道近几代的鲁国储君都是接受快乐教育,笑眯眯地说道:“不管怎么样,我们得到晋国下军将的优待,暂时没有多少损失。”
“唔!唔!你们可要在《春秋》上多给楼氏之主润色。”鲁君午知道本国的军队确实是保持了最完整的建制。
《春秋》是鲁国的史书。
本该铁笔录史的鲁国,他们的史官家族倒是秉承节操,奈何典藏室的馆长可以修改,图书馆的管理员又会受到三桓的干涉,导致《春秋》到后面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。
拿到了孔丘当鲁国典藏室的那会来说,他甚至都敢对《春秋》进行全篇修改,整了不少的“春秋笔法”例子,甚至按照自己的好恶去删减《诗经》。
谁给孔丘的权力?那必须是三桓留下的老惯例给的。
秦国进行疆域大一统之后,收集并焚烧了列国的史书,当代人想了解春秋时期发生了什么,只能从秦国的史书版本去看。
后面,项羽有样学样焚烧秦国的典籍,更后面的人想了解历史全靠司马迁的著作以及陆陆续续的考古发现。
理所当然的事情,司马迁的著作是查访考证下来所写,有鉴于改朝换代的因素,恐怕对秦国的评价会有那么点那什么。
不得不提的事情是,有人保存了完整的《春秋》,以及《左传》的流传度比较广,可是人们看《春秋》和《左传》有太多矛盾的地方,迷糊到底哪一本所写才是史实。
论真实程度,那肯定是《春秋》了。
毕竟《左传》不是正经的史书,属于一种“编年体系”,杜撰的含量更高。
楼令要是听到鲁君午对季孙宿的吩咐,大概率就是会哭笑不得。
会议上,几乎全程就是郤锜在训导,没有人敢于叽叽歪歪。
这一次的会议确认一个核心思想,那就是:谁都别特么想溜号,要不然就会遭到晋国的雷霆报复。
“这事大概就郤锜干得出来?真庆幸他是中军将,也衷心希望他能再坚持个一二十年啊!”楼令对郤锜的佩服一点不掺假。
当然了,那是取决于郤氏对待楼氏的宽仁,并且两个家族在当前显得非常合拍。
如果换成中行偃当了中军将?哪怕楼令不知道原历史上的情况,仅仅从中行偃一系列的举动去判断,怎么可能看不出所期盼的发展方向相左。
只是……,郤锜的年岁已经大了,不知道还能在岗位上坚持多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