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春夏6点起床,去菜地摘菜。
摘菜必须长时间弯着腰,当春夏伸直身子抬手擦汗时,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:阳光透过丛林照到了草地上、农田里,折射出阵阵光晕,草地上有两头在低头吃草的水牛,农田里还有戴着草帽弯腰劳作的农民……
福至心灵,春夏掏出手机拍了张远景照,又对着菜地拍了张近景,还给丝瓜和黄瓜拍了特写,特别拍了七星瓢虫和黄瓜的合照、螳螂与丝瓜的合照以及蝴蝶与瓜花的合影。
怕被人看到,春夏拍了几张便收起了手机。
快7点回到家,两个婶婶已经在等着了。
昨晚开完会两个婶婶才知道发生什么事,春夏回来时,两人正在跟阿婆一起骂那几个长舌妇。
三婶:“早知道昨晚我也去了,看我不喷她们一脸。”
二婶:“当初结婚时非得要一件的确良,我便觉得那梁艳芳不是什么好货色,咱们农村人娶媳妇顶多就20块钱,她一件衣服就花了15,包括其他零零碎碎的,花了村长家30好几。”
阿婆:“能有什么办法,磊仔自已看上的,死活要取。”
……
春夏跟3人打了招呼,便去看两个婶婶的菜。
看到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菜被一小把一小把地用稻草扎起来,春夏满意地点点头。
昨天卖鸡的时候,去四叔公家借的秤还没还,春夏把3家的菜都称了一遍,分别在本子上记下。
7点25,春夏挑着竹筐就去了华国。
到了为民便利店,林姨还没来。
放下扁担后,春夏拿出手机,把几张近景照片发到群里,远景的就不打算发了,万一有街坊问这是哪,要去玩,这就不太好解释了。
在春夏编辑着价格的时候,群里的消息便“叮、叮、叮”地响个不停了。
【哇!是正宗农家菜吗?】
【肯定是,我都看到鸡屎了,就是从底部拍丝瓜的那张。】
【哈哈哈……笑死了!】
【什么价格?还是在大榕树那边卖吗?】
【靠,丝瓜那张,旁边的黄叶上有条好肥的虫子!】
【生果明,你要买这条虫子吗?】
【豆腐炳,我买来给你吃】
……
春夏没管消息,专心编辑价格,然后发到了群里,才往上拉去看消息。
然后又编了一条信息:还是在榕树头这边卖,有需要的请过来。
刚放下手机,林姨和林叔便骑着小电驴到了。
春夏忙跟两人打招呼:“林姨、林叔,早啊!”
“小夏,早啊!吃了没?”夫妻俩乐呵呵地回答,同时把车停一边。
“吃过了,你们呢?”
“早吃过了,我看看都有什么菜哈。”林叔边说,边弯腰看竹筐里的菜。
“这菜很新鲜啊,现在居然还有人用稻草捆菜,有那么点感觉哦。”此时有路人看到春夏竹筐里的菜,走了过来看。
春夏还没来得及回答呢,林姨先招呼起客人来了:“你眼力可真好,这不就是正宗农家菜嘛,你看看这空心菜上的虫眼,没打过一滴农药,纯农家肥栽种的。”
来的客人是个头发花白的大妈,接过林姨递过来的一把空心菜,菜被洗得干干净净,有那么一点点水分,但又不会湿漉漉的,没有一片黄叶,菜叶上有一些虫眼,倒不算多。确实有农家菜的感觉。
问了价格后,大妈便很爽快地要了1把空心菜、4根黄瓜,由于春夏没提供袋子,都是用稻草捆的,最后给抹零还搭了两根葱。
大妈开开心心地走后,林叔也挑了中意的蔬菜走了。
陆陆续续群里的人也来了,加上经过的路人,两筐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,来得晚的人嗷嗷地不同意。
虽然林姨已经告诉过她青菜的价格,但一直被老家青菜不值钱的思维约束,春夏没预估好数量,只能跟客户道歉,表示明天在群里通知后,优先给他留,这才把人给打发走。
一共卖了300块,有现金也有扫码收的。
就是扫码不太方便,于是林姨把春夏带了去个制作广告牌的店,让人家打印了一张收款码并过塑。
“林姨,今天家里有事,就不捡纸皮了,明天一早我再过来。”春夏把两个竹筐叠一起,用扁担一头挑着然后对林姨说道。
林姨听后,大手一挥说道:“没事,家里的事先忙,其实你家要有足够的农副产品,专门卖这个更好,捡纸皮有点浪费时间了。”
“这个我也考虑过,只是暂时货源有点不足,我和家人商量商量。谢谢你啊,林姨,那我先回去了。”
“行,走吧,路上小心哈。”
另一边,从春夏小摊上买了蔬菜的吴大妈,又去菜市场买了条活鱼,到家后把购物袋里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,然后先去伺候瘫痪在床的婆母洗漱。
“今天怎么去了这么久?我醒半天了都没人理”
“哎哟~人老了,瘫了,没用了,个个都不再把我当回事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哦,不如死了算了!”
每天都要听这样的话,吴大妈已经听到耳朵起茧了,或许听多了,起了免疫作用,所以面对每天要说几十遍要去死但从未真正想死的人,吴大妈的内心毫无波澜。
把老人抱到轮椅上后,直接推进其专用的卫生间,帮她洗漱,然后无视对方的怨言,唠家常似的把今天买菜的经过说了一遍。
“还好我去得早,原来那小姑娘的菜都是在手机上预订了的,去晚了都抢不上。”
“之前没见过那姑娘,不知道啥时候在那摆摊的,现在菜市场上捆菜的不是橡皮筋就是烂布条,多少年没见过人用稻草来捆了,看着特别有亲切感。来,手抬一下。”
老太太听着儿媳的话,也不再哎哟咿呀的了,静静地听着对方说话,让抬手就抬手,让抬脖子就抬脖子,听话得很。
吴大妈继续说道:“那菜特别像以前我们在村里种的,待会我拿给你看看,一眼就能看出跟菜市场里的不一样。”
“听说她那里还卖走地鸡,不过今天没有。”
“那姑娘说都是家里养的,从小鸡开始就抓回去养了,吃的是米糠和菜叶子之类的,都是放院里散养,正宗的走地鸡。”
“我加了她微信群,让她明天给我也留一只,明天晚上把小姑喊回来吃饭?”
“你想喊就喊呗,问我干嘛。”老太太一脸不在乎地说道。
吴大妈也没想过能从婆母嘴里听到什么好听的,也就随意唠一下嗑而已,免得一安静下来,她又开始哎哟个不停,闹得人心烦。
吴大妈的公公早年已过世,婆母前年也中风不能动弹,丈夫兄弟姐妹4人,一个大伯哥,一个大姑姐和一个小姑子。
大伯哥在海市,大姑姐在京市,吴大妈一家和小姑子一家则都在深市。
本来婆母是一个人在乡下生活的,中风后,兄弟姐妹四人商量后,便把人接到了吴大妈家来照顾,其他三人负责出钱,偶尔过来看望一下这样。
说到出钱,兄妹三人是真舍得,吃药看病的钱不算,3人另外每月合计再给2万的生活费,所以即便老太太难伺候,但看钱份上,吴大妈服侍得也毫无怨言,连她家小姑子偶尔过来看到,都直说多亏了她三嫂,把她妈伺候得无微不至。
不知道是不是老人家老了都这样,年轻时,吴大妈的婆母是个很好说话的人,性格也很开朗,婆媳从未红过脸,但自从中风后,是逮谁骂谁,天天喊几十遍不想活了的话,孙子孙女们都不愿靠近她。
连吴大妈的丈夫有时候也不想搭理他老娘,就吴大妈被骂习惯后,还能当她骂的是耳旁风。
给婆母喂了早饭后,吴大妈开始处理中午的食材。
“妈,你看,就是这个菜,是不是跟我们以前在乡下种的一样?肯定没打过农药,中午我们吃看看味道如何,要是好的话,明天我再去买。”
老太太不说话,但眼睛还是看向了吴大妈手里的空心菜。
吴大妈不管婆母的冷场,继续絮絮叨叨地继续说道:“明天要是能买到鸡,晚上我们就做个白切鸡,把小姑她们喊过来……”
因为中午家里就婆媳两人吃饭,所以午饭的菜比较简单,就一个清蒸鱼和蒜蓉炒空心菜。
鱼还是那样的鱼,肉质比较软烂,没有老家那种鱼有韧性。
但空心菜就不一样了,比菜市场里买的有菜味,口感上要爽口很多,还比较甜口。
“这菜可以,明天再买点。”难得老太太居然说了句好话,还破天荒地多吃了半碗饭,吴大妈当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,打算明天多买点,给小姑子也带点回去,另外再问问那小姑娘,看有没有土鸡蛋,也得买点。
今天在春夏摊上买了菜的,无一例外,都被其味道征服了胃口,微信群里的人数更是噌噌噌地上涨。